日期:2023-11-02 来源: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
作者:郝闻达 柴艺 编辑:齐芳 叶浩楠 关注:[]
10月30日,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落下帷幕。我校学生团队取得突破性成绩,在主体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。这是我校自2003年参赛以来,在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中首次荣获一等奖,实现了一等奖“零”的突破。
开幕式上播放“富有时代意义的创造发明”作品展示,我校参赛作品位列其中
“挑战杯”系列竞赛包括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简称“大挑”)和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(简称“小挑”),两项竞赛隔年交替举办,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“奥林匹克”盛会。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、中国科协、教育部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。大赛搭建了“1+1+2”的赛事架构,包括主体赛、“揭榜挂帅”专项赛、红色专项活动、“黑科技”展示活动,共吸引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、40余万件作品、250多万名学生参赛,参赛高校数和学生数均创历史新高。
我校参赛师生合影
我校高度重视“挑战杯”竞赛的育人价值,将其认定为我校级别最高的七星级竞赛之一。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坚持将竞赛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,于2022年10月启动本届竞赛的备赛工作,联动学院共同发力,多渠道、多维度、多形式遴选优秀参赛项目。同时,积极协调校内外资源,充分整合和发挥各方优势,在项目培育、辅导打磨等环节积极努力,为参赛选手提供全过程指导和全方位支持。最终,我校参赛作品《决“测”——基于LFD-RPA恒温扩增技术的可视化病原体检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》(团队成员:汤殿琢、杨嘉琦、李世麒、刘佳泽、刘凯,指导教师:陈皓、柳彬德)荣获一等奖,《山容海“钠”——一种环保型高性能钠离子电池》(团队成员:任康瑞、马国鑫、董慕含、许光凝、姜海波、李学忠、张楠,指导教师:伊廷锋、王鹏飞)荣获三等奖。此外,我校学生团队还在“揭榜挂帅”专项赛中获一等奖1项,在“黑科技”展示活动中获一、二、三等奖各1项。三个赛道的获奖等次均创造了我校参加“挑战杯”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,实现了历史性突破。
获奖团队合影
学校始终秉承“实干、报国、创新、卓越”的东大文化,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。我校于2003年首次参加并荣获“挑战杯”(大挑)国赛三等奖,标志着我校在“挑战杯”竞赛上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;2013年首次成为“挑战杯”发起高校;2014、2016、2020年三次荣获“挑战杯”(小挑)国赛金奖;2019年捧得“挑战杯”(大挑)国赛“优胜杯”。此外,我校参赛21年来还荣获“挑战杯”国家级系列赛事二等奖(银奖)13项、三等奖(铜奖)48项。
2003-2023年“挑战杯”竞赛获奖一览表
未来,学校将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继续以“挑战杯”系列竞赛等“双创”龙头赛事为牵引,持续激活学校创新创业竞赛氛围,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,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、实践能力,引导广大学子矢志报国、投身科创。